林:你離開電視台之後,你就失去了很多媒體資源,但是你要面對著這麼龐大的國家機器做調查,那你在面對怎麼樣的挑戰?你怎麼做?
李:從前在主流電視台工作的時候,無論是做專題新聞或是做紀錄片,我都不用擔心,因為我背後有一間龐大的公司在支持我,就是政府或是甚麼公司要干涉我們的調查,公司自然會站出來。但是現在不一樣,我離開了主流電視台,有甚麼事情發生,我都要自己承擔。所以現在最大的挑戰是我要有一定的把握我才敢出手,不然的話即便是任何合理的推測,但只要是少了某些關鍵的東西就不行。第二就是取得的訊息比以前少,資訊非常非常不夠用。當然資金也是其中一個問題,要自己想辦法找到一筆錢去拍攝。而且萬一有人抗議,那就只有自己去對抗那樣龐大的機構。
林:在《不I》裡面,你要舉出很多舉證去指控農委會隱瞞疫情,感覺上有一些資訊是來自政府內部的。再說沒有這些資訊,你也很難去面對這部國家機器。可以談一下你是怎麼做資料搜集,調查和分析?加上要面對好像禽流感病毒那麼專業的知識,你是怎麼鑑定這些資料的?
李:也有很多人質疑我,我不是學生物科技的,那我憑甚麼去做禽流感的調查?對,我是一個門外漢。即便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我可以做一個分配智能的角色,找到合適的人來協助我處理某些事情,比如說我可以找到合格的實驗室來幫我解決解剖的部分,我也可以找到真正的專家來協助我。所以在影片的背後的確有很多專家學者來幫助我。但有人又會問,那你為甚麼不公開他們的身份?其實是因為只要我公開,他們就會被龐大的國家機器報復。
林:這兩部片子播出之後,你收到的反應跟你預期的有甚麼落差嗎?
李:對於《不I》,有人看完之後覺得很不舒服,覺得為甚麼你一開始的時候就指控政府做錯了甚麼,為甚麼不是由觀眾來判斷而是由你來告訴我?因為《不I》裡面有很多科學的東西,如果我沒有一一去做假設,然後一一去求證的話,閱讀會有困難。然後第二集,看的人又更不舒服了,因為我整個人都跑到裡面去,直接跟官員對抗和提出質問。他們都覺得這樣的紀錄片看來很不舒服。可是這都是我預期之中會有的反應。後來整部片子的過程中,有一些官員在調查中發現他們有疏失,下了台,我覺得這個部分是影片發揮了正面的影響力。這些影片播出以來,有很多人陸陸續續把一些相關政府的不能說的秘密傳真給我,我回傳過去的時候才發現他們都不能用公務的傳真機傳給我。我得到了很多的資訊,包括我現在做的一個調查台灣的衞生署研究,人們都繼續傳真資料給我,我會得到更多的資料來源。現在可以看到台灣有更多的媒體工作者更勇敢和更願意花時間去調查,因為畢竟我們做這些片子,不會跟中國大陸的朋友一樣被自殺、被失蹤,台灣至少不會發生這種事情。我覺得針對一個公民社會來說,是一個正面的回饋。
林:你身為一個獨立製片人,你不在媒體的體系裡面,所以播映渠道變得非常的關鍵,請惠仁談一下這兩部片子的播映渠道,分享一下你怎樣推廣影片。
李:推出《不I》時,我就想到如果在電視台播出,收視率如果有一點的話,預估將會有五十萬人在同一時間收看到這部片子,聽起來挺好的。後來有很多原因沒有在電視台裡面播出,只放在網路上。但是在網路上播出的效果遠超乎我的想像,傳播的效果更好。因為影片探討了有很多科學的東西,如果我在電視台播出,可能你看電視第一次看不懂,可能要看等電視台在幾個月後第二次重播的時候才會看得懂,但你大概也沒有時間再去看。可是在網路我看第一次看不懂立刻就可以倒帶回去。甚至我覺得今天興趣不大,我可以明天再看,所以這些因素令觀眾能夠更了解這件事情,這是在網路上播的最大優點。同時因為透過社交網站的渠道大量的傳播,甚至有一些國中生高中生他們都看得懂,這也是超出我的預期。那《不II》因為有第一集的緣故,所以那時也是透過網路上播、去散播這個消息。我覺得網路改變了很多事情。
林:過往的報導都要有一般的媒體才做到,現在網路讓獨立製片人、個人媒體找到一個新的可能性。接下來就想請惠仁談一下你的心得,個人媒體可以怎麼樣去做。
李:問到獨立的媒體有甚麼可能性,我覺得是要回到初衷,我們是要讓觀眾了解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很多人認為記者就應該去做獨家,但這是錯的,目的是讓更多人知道件事情才是對的,所以我覺得現在獨立媒體目前來說跟主流媒體合作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