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逐珊瑚之旅》映後回顧

20196月我們放映了5部與氣候、環境相關的紀錄片,包括《看見台灣》、《雨水來臨之前》、《古里》、《荒原藝術》及《逐珊瑚之旅》,其中《逐珊瑚之旅》設有映後分享會,我們邀請了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崔佩怡博士 (Dr. Apple Chui) 擔任分享嘉賓

 

崔博士在香港進行珊瑚研究超過十年,在香港累積超過1️0️00次的潛水經驗,對香港珊瑚生態有深入認識。其研究興趣包括珊瑚成長初階段研究,幼苗入添量調查,及利用有性繁殖培育珊瑚等復育工作。近年,她推出了外展項目「珊瑚學院 」,透過不同類型活動推廣香港水底世界,以培養及深化學生及大眾對海洋生態保育的意識及行為。

 

 

 

《逐珊瑚之旅》電影團隊用了3年的時間,利用縮時攝影,紀錄珊瑚白化的過程,希望以視覺衝撃喚醒大眾對珊瑚白化的關注。珊瑚是由成千上萬的珊瑚蟲組成的動物群體,其中軟珊瑚以軟組織連接起來,而硬珊瑚則由碳酸鈣骨幹組成。硬珊瑚經歷數百年的時間,慢慢形成珊瑚礁。部分珊瑚跟蟲黃藻發展出共生關係,透過光合作用提供氧氣和養份。有人形容珊瑚是「海底的森林」,珊瑚礁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和棲息之所,如果珊瑚的健康出現問題,將會有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受影響。

 

《逐珊瑚之旅》團隊拍攝到珊瑚發出螢光,顯示這是一個受壓力的過程,珊瑚正保護自己免受高溫傷害。海洋暖化有機會令珊瑚白化,促使珊瑚驅走共生藻,停止光合作用,珊瑚因此失去食物來源。崔博士解釋,珊瑚白化不一定會死,珊瑚白化好比人類發燒,是一個受壓的過程,當水溫降低,珊瑚有機會修復。

 

但是,珊瑚修復或許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以赤門海峽為例,80年代時該地的珊瑚覆蓋率高達70 – 80%,可惜之後水質受污染,珊瑚數量大減。縱使1987年政府實施水質管制,經過2️0️年時間,水質已大大改善,可惜珊瑚仍未修復。

 

崔博士表示,相比起熱帶地方如澳洲的大堡礁,香港水溫的溫差比較大,夏天和冬天水溫的差距可達1️6️度,香港的珊瑚很少大規模白化。香港珊瑚所受的威脅包括污水排放和填海等工程,填海或其他基建的發展主要集中在香港西南面的海域,因為東北面比較多石珊瑚,石珊瑚在香港是受保護的,若果要發展有石珊瑚的地區,每塊石珊瑚都要進行移植。

 

崔博士與研究團隊花了5年時間才能掌握珊瑚復育的技術,他們從珊瑚卵開始培育,研究如何把珊瑚種回大海,崔博士表示,把研究室中一星期大和一個月大的珊瑚放回海裡的死亡率是100%,三個月大的珊瑚則是99.9%。她們剛剛把兩年大的珊瑚放回海裡,未知存活率。崔博士的外展項目珊瑚學院 Coral Academy推出「育養珊瑚校園計劃」,讓中學生在校內親身體驗培育珊瑚。有興趣可留意她們的網頁

 

有關珊瑚群落在香港的分佈,可參考WWF HK海寶圖

 

*感謝Dr. Chui借出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