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船

English中國 /2010 / 85min / DVCAM
导演:曹丹


影片的拍攝從2001年開始,歷時十年, 記錄了中國南部珠三角地區的小穀圍島練溪村龍船的故事。離廣州城距離只有十幾公里的練溪村, 在2001年仍保持著相當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習俗,村民主要由農民和漁民組成,他們熱衷劃龍船, 傳統的端午節龍舟競渡是村莊一年一度的盛事。2003年隨著廣州大學城的建設,練溪村村民不得不搬遷和重新安置。

今天,小穀圍島和練溪村的名字已經從地圖上消失,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和地鐵連接著小島與城市, 擁有十多所高校的廣州大學城, 其規模相當於可容納35到40萬人的中型城市。也許是命運的捉弄, 練溪村舊址被改造成民俗旅遊區"嶺南印象園", 失去了土地和遠離河岸的練溪村村民每逢端午節仍返回原村劃龍船,龍船是否成了聯繫村民和故土家園的紐帶? 傳統習俗將如何生存? 在城市化迅速發展的中國,練溪村的故事,也是二十一世紀中國鄉土社會消逝的縮影。

 


導演簡介

曹丹
1972年出生于廣州,
1987-1991年就讀于廣州美術學院附中,
1992年于廣州美術學院肄業,
1998年旅居法國,
2001年選修巴黎高等實驗學校人類學電影課程,
目前生活和工作在法國和中國,從事繪畫、影視和設計工作。

紀錄片代表作:
《帳篷和她的魔法》 (2001)
《鑄造王》 (2002)
《毛毛和瑪麗安》 (2002)
《父親的旅程》 (2008)


導演手記

2001年端午節後,我拍攝了練溪村村民把龍船埋進池塘(為保護古老船木)的儀式,看到村民們對龍船的愛護和熱愛,傳統活動作為鄉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反思現代城市人的生存狀態,以及面臨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迅速擴張,練溪村的命運又會怎樣?

此料不及,2003年廣州大學城的建設加速了小島城市化的進程,搬遷後安置村的居住條件雖然比以往好,但村民面臨著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巨變,面臨著傳統村落的解體和風俗的維持之間的無奈。

練溪村特殊的人文現象是在於村莊原址和祠堂所屬權的保留,村莊成為旅遊區,而祠堂仍屬於村民,作為節慶舉行集體活動的場所(包括端午節的龍船飯),以及龍船的龍頭、龍尾和鑼鼓的存放地,可以說遷村後, 村莊的軀體和精神濃縮在祠堂的空間裡,而村莊的生命力卻體現在村民劃龍船的行為當中,正如影片中的鼓手陳雄說道:"一條龍船劃得好不好,就看你村的凝聚力夠不夠了。"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西元前278年,流放的詩人看到國破家亡,朝廷腐敗,在悲痛絕望中於農曆五月初五抱石自沉汨羅江,今天, 延續了兩千多年的龍舟競渡是否仍具有現實的意義? 法籍華人作家程抱一先生曾有一段關於龍船的描述:"詩人象徵著人們對公正之路的崇拜。在紀念詩人的同時,人們也在慶祝生的勝利…… 這些在政權的壓迫下,通常為了種田的需要而習慣了卑躬屈膝的卑微農民,在這裡恢復了他們的尊嚴。"


參展及獲獎

※ 第五屆"雲之南"紀錄影像展入圍特別放映單元(2011)
※ 第三屆DMZ韓國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展映單元(2011)

 

> 編輯(管理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