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之道
English中國 /2007 / 73min / HDV
导演:張釗維
這是一個商貿與財富掛帥的年代。
2007年初春,中國股市大跌,引起全球股市跟著恐慌。這說明了華人經濟的全球化接軌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在之後召開的兩會裏頭,民生與貧富差距問題成為議論的焦點;總理溫家寶的工作報告當中,以大篇幅著墨環保、三農、教育以及醫療等公共服務的問題。這說明了,在歷經二十多年的經濟成長之後,華人一方面累積了相當的財富,另一方面,也必須面對財富的分配與社會價值何在的問題。
近二十年來,或者是中國大陸的「黑貓白貓論」,或者是亞洲四小龍的「愛拼才會贏」或「老二哲學」,構成了以英美為首的全球化架構底下,華人透過出口與代工貿易進行財富增長的主要心理動力。而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西方式,甚或美國式的的消費發展觀。
與此同時,原本做為經濟起飛前提的「小康」或者「均富」理念卻逐漸受到忽視,城鄉差距拉大、貧富不均、環境受到破壞…;在此狀況下,財富的意義、商貿的價值、金錢的歸宿,在這二十一世紀的開端,要如何來看待呢?我們如何追溯華人創業致富的歷史與文化軌跡呢?
我們熟知,在過去,「士農工商」的格局底下所出現的古代中國龐大內需市場,提供了商人充分發揮的空間。他們發展出繁復的商業技巧與成熟的金融工具,也參與了對文化活動的促進與創造,如晉商與徽商;他們盡管未曾如西方一樣自主啟動工業革命,以順利跟西方資本主義接軌,但是古代中國內需市場的商人,在四民定序的架構底下,卻不自覺地跟三農乃至自然環境之間保持了經濟上以及文化上的動態平衡關系。
但事實上,造成今天華人經濟發展的,卻是來自另一個比較不被仔細討論的脈絡。千年以來,福建與廣州海商早就跟全球市場接軌,他們發揮創意精神,以靈活多變的姿態跟世界不同文明背景的商人往來,以中介者的角色,成為古代世界全球化貿易的要角。他們擁有強大的冒險精神以及開放的視野,跟西方的海外殖民通商與工業革命接軌,進而從東南沿海開枝散葉,將根基散布到東、南兩洋。他們擁有虔誠的海神信仰:凡是在媽祖廟所在的地方,就會是歷史上的通商口岸、殖民地首府、租界,乃至當代的加工出口區、特區。
這樣的歷史現實,造就了今天華人資本積累的基礎,但同時,是否也造成什麼樣的困境?對於資源的、對於品牌的、對於農村的、對於生態的?
導演 張釗維
1966年生於臺南市
清華大學電機系學士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英國雪菲爾哈蘭大學紀錄片制作碩士
現任:
CNEX基金會董事、CNEX計劃制作總監
人間學社理事、文化研究學會會員、中華鄭和學會會員
曾任:
新加坡運行視覺制作公司制片人
吳京文教基金會「風從海上來」策劃顧問
公共電視、十月影視、多面向工作室、吳念真工作室、淩峰工作室、子易電影…特約編導
搖滾客、誠品好讀、上海金卡生活、中時觀念平臺…特約撰述
南方電子報主編
文山小區大學講師
破周報創辦團隊
《財富之道》參展及獲獎
※第一屆溫哥華亞洲電影節 (2008)
※第3屆北京獨立電影論壇(2008)
※第一屆英國萬象電影節 展映(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