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志 | Issue 22 Jan-Feb 2013 | P30-33 | 藝人談@電影
知識改變命運?--《中國門》
文:阿角
政府宣傳片大喊「求學不是求分數」,但不論喜歡與否,分數本身有其意義。透過努力讀書,不論出身的莘莘學子都能一起競爭,以成績論英雄,以知識改變命運…… 至少,本來是這樣的。
今時今日,單靠個人努力改變命運愈來愈難。在紀錄片導演王楊的作品《中國門》中,我們看見城鄉間高不可攀的門檻, 看見社會制度畸型的絕望,還有,在孩子身上僅存的一絲希望。
教育是努力的方式
「我覺得教育是一個跟每個人的生活、人生都有關係的東西,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教育經歷,不管是多還是少。」王楊說,他起初想拍一個以教育為主題的影片,怎料卻發掘出一個關連整個社會的問題。
會寧,一個曾被稱為「全世界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區域,雖為農村,但土地貧瘠,教育資源自然不多,卻同時是中國著名的高考(高等學校全國統一招生考試)狀元縣,大學升學率傲視同儕:「他們(會寧居民)有一個傳統,就是非常希望孩子能夠考出去,通過考試離開這個地方。」早上五時半上課、天天埋首書堆、在操場自發群讀的會寧學生們,背負著整個家庭的希望,背負著擺脫貧困的夢:「這樣就很好理解了,這些動力來自哪裏?這些孩子為甚麼要改變,就是要離開這兒。」這個想法,令他首次踏足會寧,瞭解學生、老師背後的想法和故事。
最初他打算拍會寧學生整個高考的過程,愈發掘卻愈發現,背後的問題比想像中還要根深蒂固,同時也是整個中國的故事。「我們身邊有很多來自農村的、來自貧困地區的孩子。事實上,我的生活中已經看到過很多了,但我覺得最難過是......因為社會發展不夠完善,存在很多社會問題,這些孩子出來以後,面對的東西我是清楚的,可是他們是不清楚的。那時候我就想,可不可以利用我的攝影機--我的眼睛--去幫助這些孩子去看一看,未來他們可能面對的社會現實是什麼」於是他去了北京,拍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生: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住在使費高昂的城市裏,為去或留苦苦掙扎。
一種奮鬥的無效
為什麼會找不到工作呢?不是因為表現不夠好,而是因為家裏沒有人脈。「知識改變命運」這句咒語,在這兒失效了: 「社會慢慢形成一些社會資源分配的問題,出現一些既得利益的階層,這些階層佔有資源和人脈,所以在社會不夠公平的狀況下,反而變得更加不公平。不公平會帶來很多別的問題,比如說人尊嚴的缺失,包括社會階層之間的仇恨、衡突……這兩個地方走完以後,其實我內心很沈重啊,這個沈重甚至超過我在會寧看到的東西,因為這預視了一種奮鬥的無效。」
「回來我就想,這已經不是教育的問題了,事實上它反映出來的是,中國大陸的社會有某種斷裂。」但比起讓影片流於一種指控、憤怒,王楊更關注的,是人心裏的狀態。然後他到了上海,看看中產階層的狀況:比較富裕,是否便不受這場消磨戰的拖累?「雖然他們零到四歲就接受早期教育,一開始就用美式英語教學,但我覺得他們普遍內心也有一種非常沈重的東西,這種沈重也是一種壓力吧,是一種內心的惶恐和不安。」對不公平懵懂的人注定要失望,知道的人更深怕落後於人,這個戰場誰也逃離不了,這是一種絕望。
是絕望也是希望
不禁問,王楊自己對此悲觀嗎?他引用魯迅《希望》一文中最後一句話回答:「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是絕望也是希望,不止是所謂的有危才有機,而是察覺到問題本身,才有改變的可能。
「我後來在剪接的時候在想,一個影片一定要有一個意像,那我想到底是什麼。我閉上眼睛、反覆的覺得還是會寧的孩子在天還沒亮、五點半的時候,拿著手電筒去上學,這一個鏡頭、手電筒微微的光芒。」黎明前是最黑暗的,但漆黑中還有希望。不過,改變不是單靠等待就會出現,而是需要很多的努力、推動,這也是他對《中國門》的小小寄望:「我個人來說覺得:確實是絕望,這個絕望是肯定的,確實是有問題。因為紀錄片就是對社會問題的一個反思和理解,批判是一定有的。但我想避免一種直接的批判,這往往會流於一種憤怒,一種對抗的東西。拍這個是一種退一步的心態:我發現這個問題,但我有這個希望在,但這個希望是來自批判本身的。」
如果成年人的世界令人失望,那真正的盼望在哪兒?王楊把電影分為過去、現在與未來三個部份,會寧孩子的苦讀是「過去」,北京大學生的徬徨是「現在」,上海學前教育的催谷是「未來」,彼此環環相扣。不過在他心目中,真正的未來,在於這些將會成為社會棟樑的孩子。「但最後(影片)從上海回去會寧的時候,其實未來是在會寧這些年輕的孩子身上的。」
王楊 小檔案:中國導演、影評人、策展人。2007年創立《青年電影手冊》系列圖書,擔任主編至今。同年創建王楊電影工作室及「收割─電影製作小組」,希望通過紀錄片記錄當代中國的現實。作品包括《地上空間》、《寂靜之聲》、《畢業生》以及《中國門》。
會寧的學生們為預備高考,整天埋首書堆中,唸書、背書。王楊說:「當然我不敢去打擾他們的學習生活,因為他們的學習節奏、生活節奏非常的快。這讓我覺得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它的反思性必須要通過影片來呈現,所以那個時候就覺得需要拍了。」
有關《中國門》:天還未亮,縣城高中的學生們已經在苦讀。無數的學生和家長把希望投向教育,為了能改變自己的人生,通過考試走進城市的大學。北京,一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生面臨一次重大的抉擇,是留下還是離開?上海繁華的夜景如夢似幻,一位音樂學院的畢業生談起初入社會的阻力;高級早教機構裏,孩子稚嫩的臉上充滿了疑惑。新式的教育將向孩子們提出嶄新的期盼,黃浦江上夜航的船只已悄悄遁入幽深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