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達其理者體其情
文:鄭政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
香港年輕導演黃肇邦的紀錄片《子非魚》,是自然可喜的作品,在精簡的篇幅裡,透過佘偉豪、黃嘉琪、黃俊修、譚志澤、董汝峰幾位小孩子的故事,展現香港種種揮之不去的社會難題――新移民融入問題、貧窮問題、階級問題、教育問題和劏房問題(香港租金過高,於是大量空間極為狹仄的房子應運而生)等等。
《子非魚》語出《莊子•秋水》,濠梁之上惠子問莊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句話已帶出何謂殊異不同,這一班基層小朋友的內心世界,我們又明白多少呢?透過這部不加入太多解說,卻有大量訪問互動的紀錄片,也許我們可以達其理者體其情。
子非魚,這班小朋友就是鮮魚行學校的子弟。學校校長梁紀昌是香港知名的教育界人士,熱心辦學、課後家訪,他分析說香港貧窮家庭部份是中港婚姻關係,部份是家長知識水平較低,容易形成跨代貧窮的現象。紀錄片中,屬於低下階層的孩子正是來自這個背景,尤其是一些中港婚姻家庭,由於經濟和文化等複雜因素,雙方以離異收場。片中的孩子,有的跟母親寄居劏房,一室掛滿衣物雜物,父親的位置卻難免缺席,也有的父親行為不好,小朋友詼諧地說家庭暴力,令人黯然。而一般貧窮家庭的家長,沒有一定知識水平,根本不能教孩子功課,也當然沒有錢給孩子補習學英文。
關於貧窮,一方面有客觀現實性(討論多時的香港社會貧窮線,終於在2013年九月底公佈了),另一方面有主觀心理性,紀錄片中佘偉豪自覺也自知貧窮, 梁校長也明白一些貧窮人有悲觀的心理,視野相對狹窄。那麼如何改變?
老師透過貧富宴遊戲,讓學生了解貧窮問題,校長勉勵學生用功,用知識改變命運與社會。而在知識型的香港社會,紀錄片也稍稍帶出傳媒的力量,也就是電視節目、影像呈現、藝人參與――紀錄片導演拍攝了謝安琪在電視節目《香港有飯開》中,探訪劏房家庭,而節目播放後,佘偉豪得到有心人捐助。當然,劏房貧窮家庭的個案實在太多,要改變,就要從結構入手,這不是一部紀錄片所能夠擔負的重任,但紀錄片至少帶出了問題。
黃肇邦平實地交待生活的片段,特別是新移民家庭的小孩子,在香港成長和生活的境況。最後是拍攝小六升中放榜日,小朋友的友愛令人感動,也悲喜交集――佘偉豪和黃俊修自一年級時已開展的童年友誼,他們有可能各散東西,畢竟貧窮或新移民家庭的孩子要走自己的路,然而更值得詢問的是,社會有沒有給予這些孩子公平的機會呢?尤其是學費高昂的直資(直接資助)貴族學校形成階級分化,劏房極不理想的居住環境,對小孩子都是有害無利。
《子非魚》的結尾處有香港城市的空鏡頭(開首也有),似乎問題又回到這個以貧富懸殊聞名的城市了。而片末,小朋友的繪畫展現了他們內心的願望,對母親表白內心的愛意,我想每一個有責任感的成年人,都希望小孩子活得開開心心,香港的將來更有希望,讓他們可以發揮所長,達成夢想,可是誰人有正義感,願意改變不合理的制度呢?